80后说:
很庆幸我的童年是《猫和老鼠》,
90后说:
很庆幸我的童年也是《猫和老鼠》,
10后说:
很庆幸我的童年依然是《猫和老鼠》。
(, 下载次数: 21)
这部每集7分钟,
0台词的神级动画片,
一经播出便风靡全世界,
狂揽7座奥斯卡最佳动画奖,
缔造了动画史上的传奇,
6万人在豆瓣打出9.7分的超高评分。
(, 下载次数: 19)
自上世纪70年代被引进播出后,
几十年来久居神坛不下,
是无数人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下载次数: 18)
众所周知,
奥斯卡是各类影片最高的荣誉殿堂,
小李子为了拿奥斯卡陪跑十多年。
为什么短短7分钟一集,
0台词的《猫和老鼠》
竟然能“毫不费力”的5次提名,
7次拿奖?
(, 下载次数: 24)
因为我们都它“骗”了,
小时候只顾着看热闹,
根本没看到幕后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付出,
就像那句话所说:
你只有非常努力,
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 下载次数: 27)
鲜少人知道,
这部火了80多年的神级动画片,
创作初期四次被废弃被雪藏,
主创人员失业寒冬,
版权几次被贩卖,
失败的改编等坎坷经历,
中间的起起伏伏不亚于猫鼠荒诞的的剧情。
(, 下载次数: 19)
《猫和老鼠》制片商是米高梅,
编剧叫威廉汉纳,
导演为约瑟夫巴伯拉。
18年间,
他们共同创作了超过200部Tom和Jerry动画,
赢得了7项奥斯卡奖,
创造了猫和老鼠的黄金时代。
(, 下载次数: 24)
威廉出身于1910年,
1930年西方经济大萧条开始,
威廉便在金融危机期间上了大学,
学习的是建筑业,
由于没钱提前辍学了。
随后进入一家动画工作室工作,
从此开始接触动画制作。
(, 下载次数: 21)
而导演约瑟夫曾经是一名会计,
因经济危机影响而失业后,
进入了一家组织社的漫画栏目工作,
再后来开始了猫和老鼠原型故事的构思。
(, 下载次数: 23)
“猫和老鼠”(Tom and Jerry)
是19世纪时期伦敦年轻人常常使用的俚语,
意为“吃喝玩乐的浪荡子”。
最早起源于皮尔斯埃根(Pierce Egan)的
《杰瑞霍桑和他的优雅的朋友科林斯汤姆》。
(, 下载次数: 25)
由于没有对白,
剧情的推进和开展很大程度
依靠背景音乐和肢体动作来呈现,
一颦一笑,
一举一动,
全都要画出来,
这背后的工作量远非常人所能承受。
(, 下载次数: 23)
为了画出最生动最形象的表情,
动画师Irv Spence一边对着镜子
做出各种夸张的表情,
一边照着画下来。
(, 下载次数: 23)
为了模仿角色的动作,
导演William Hanna在剧本会议上,
站在高高的椅子上不顾身份不顾形象地
一遍遍模仿动作。
(, 下载次数: 23)
动画中的每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小到杰瑞、泰菲住所里的布局构造,小台灯,
床上它们各自的名字,小地毯,
罐头做的床、茶杯做的椅子,
(, 下载次数: 25)
窗帘的花边,
阳光照射窗户洒下来的阴影面积,
(, 下载次数: 26)
大到冰箱里各种让人垂涎欲滴的食物,
全都是一丝不苟,
精致细腻。
(, 下载次数: 17)
除了表情动作,
背景音乐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能渲染气氛,
还能推动剧情发展,
强调主角的内心动态,
而这部动画中暗藏了诸多世界级的经典音乐。
(, 下载次数: 30)
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肖邦《大圆舞曲》、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美国第二国歌《扬基·杜德尔》、
美国海军军歌《起锚进行曲》……
(, 下载次数: 23)
网友整理的《猫和老鼠》配乐来源
据统计,
出现在《猫和老鼠》中的古典音乐有五十余首,
其中包括了肖邦、李斯特、柴可夫斯基、
罗西尼、门德尔松、
比才、小约翰·施特劳斯等
众多音乐家的作品。
有人说:
“《猫和老鼠》才是我的古典乐启蒙老师。”
(, 下载次数: 23)
甚至在《猫和老鼠》的影响下,
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
(, 下载次数: 26)
我国著名钢琴家郎朗
就曾表示过自己与钢琴的缘分,
以及演奏时丰富的肢体动作,
很多程度上源于《猫和老鼠》。
(, 下载次数: 20)
郎朗说:
“卡通片《猫和老鼠》里有一集
叫做《猫之协奏曲》,
它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对我的影响更甚于《音乐王国》。
每次电视里播放那一集时,
我都聚精会神地看。”
郎朗在自传
《千里之行,我的故事》中对此描写到:
(, 下载次数: 25)
而郎朗所提到的那一集《猫之协奏曲》,
就曾荣获 1947 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汤姆作为钢琴弹奏者即将进行演奏,
结果“冤家”杰瑞想趁机恶搞让汤姆出丑,
在整个演奏过程中一直捣乱,
汤姆既要保证演奏不搞砸,
又要收拾杰瑞闯下的烂摊子,
整个过程即紧张又妙趣横生。
(, 下载次数: 24)
多年后,
有音乐相关专业的网友再看这集时
发现了一个让人惊讶的秘密,
“作为一名音乐从业者,
《猫和老鼠》里对于钢琴琴键和
乐谱的细致真的太可怕了……”
原来汤姆弹奏的是李斯特的名曲
《匈牙利狂想曲第2号》,
汤姆从第一个音到最后一个音,
这过程中的所有音都是跟
原曲的琴键完全对应的,
而且大部分连音高都对的上,
每个音都踩在了琴键上,
而且指法准确,
没有因为观众不懂钢琴就胡乱弹奏,
不像现在很多影视剧中笛子拿反,
古琴古筝不分,
缺乏敬畏感,
而是分毫不差!
(, 下载次数: 24)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别忘了,
1946年的时候,
跟现在的情况可是完全不一样,
那个时候第一代计算机,
才刚刚诞生出来,
更别说什么笔记本台式机了,
3D建模在那个时候根本不存在,
PS数位板画图技术没有,
一秒24帧动画,
就是一张一张画出来的,
当年的动画制作流程,
远远要比今天的繁琐得多。
(, 下载次数: 27)
但就算在技术不成熟的当时,
整个制作团队从不找借口,
从不偷工减料,
人物说话甚至演唱时的口型都能对上,
短片《万能指挥家》,
汤姆的指挥动作与现实的指挥家一致。
无论是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背景,
全都被细致地描绘出来。
(, 下载次数: 26)
猫和老鼠的制作过程,
全都是一帧一帧手绘出来的,
在画之前要把整个音乐都规划完整,
并且让汤姆对准每一帧来演奏,
平均一部动画需要15000张的中间画。
(, 下载次数: 20)
(猫和老鼠手稿)
画好之后,
还要将这些一一连续起来,
再统一用赛璐璐上色,
直到确定所有细节方面均无问题之后才可以播出。
(, 下载次数: 23)
这张动画细节表,
是动画中动作、音效、音乐的大纲。
通过这张图表,
让每一帧动作和对话与音乐在千分之一秒内同步。
(, 下载次数: 20)
因为汤姆只有四根手指演奏,
因此演奏钢琴时,
手指需要重新分配非常重要,
这又无疑加大了工作难度,
而在如此困难的制作环境下,
还能够让汤姆跟杰瑞的打斗,
角色的情绪,
完美的融入到音乐中,
且没有一丝突兀的地方,
加上各种细节的检查和调整,
这一集到底有多难可以想见。
早期的《猫和老鼠》
由于是先将原画画在纸上再转绘到胶片上,
而当时胶片的价格非常高,
所以每年最多只能制作一集,
为了制作这一集,
150个人的团队,
花了整整18个月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