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故里—爱到骨子里

标题: 京剧四大名旦:他们你不知道的艺术修养 [打印本页]

作者: 爱故里    时间: 2016-10-10 11:35
标题: 京剧四大名旦:他们你不知道的艺术修养
文:传承国粹京剧艺术  转载微信公众号:京剧

京剧四大名旦:他们你不知道的艺术修养


全球戏迷票友之家 京剧戏曲名家名段

(, 下载次数: 51)





(, 下载次数: 51)

(, 下载次数: 51)


20世纪20年代,观众公认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为四大须生。后来高庆奎嗓音衰退离开舞台,谭富英崛起替换了高庆奎。50年代,余叔岩、言菊朋相继谢世,杨宝森、奚啸伯声誉日盛,在专业和票友中影响颇大,于是人们以马、谭、杨、奚为四大须生,流传至今。

就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而言,前后四大须生中的七位艺术家应该是不分彼此的(特别是就目前唯一能作为实物参照的声音资料来看),至少是各具特色,各有长短。至于排位上的差别甚至厚此薄彼的观点,也只能是后人的一厢情愿。

这几位艺术家为京剧声腔艺术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同时,还潜心翰墨,挥毫写意提高艺术素养,常常与书画名家联袂创作,一时传为佳话。现搜集他们的几件书法作品图片供大家欣赏。

(, 下载次数: 63)

从余叔岩先生这张照片,其儒雅可见一斑

(, 下载次数: 49)


余叔岩的行楷书取法米元章

(, 下载次数: 50)

言菊朋先生对书画的喜爱虽多有叙述,看看言先生作品便知水平之高

(, 下载次数: 57)

行书条幅一帧

(, 下载次数: 53)


扇面一帧

(, 下载次数: 50)


帅气文雅的高庆奎先生

(, 下载次数: 51)

隶书扇面一帧,很有清人遗韵

(, 下载次数: 52)

(, 下载次数: 54)

(, 下载次数: 49)


扇面三帧

(, 下载次数: 54)

看看谭富英先生的楷书水平

(, 下载次数: 53)


扇面两帧楷法森严


(, 下载次数: 54)

杨宝森先生除自己潜心书画外,经常课徒时督导书法的练习

(, 下载次数: 57)


行书扇面二帧

(, 下载次数: 52)


奚啸伯先生做人低调,对艺术要求严谨,其书法若在当今书坛亦能称独步。

(, 下载次数: 54)


奚啸伯先生的书法作品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曾发出肺腑之言:京剧方面我受恩于师,在书法上我也大享师惠,由于师父不弃,使我一直没有离开毛笔,否则一定会搁置起来。
梅兰芳

(, 下载次数: 53)

(, 下载次数: 59)

(, 下载次数: 56)

(, 下载次数: 57)

(, 下载次数: 53)

(, 下载次数: 52)


程砚秋

(, 下载次数: 58)

(, 下载次数: 50)

(, 下载次数: 56)

(, 下载次数: 52)


尚小云

(, 下载次数: 52)

(, 下载次数: 48)

(, 下载次数: 58)


荀慧生

(, 下载次数: 63)

(, 下载次数: 49)

(, 下载次数: 53)

(, 下载次数: 59)


要想成为艺术家,确实需要内外兼修,而且要纯粹,不要为了炫耀而学习,现代的很多演艺明星,把书法只是当成了装X的工具,写的那俗字还要拿出来给啥都不懂的粉丝看,这样下去,我们的文化只能越来越俗。




欢迎光临 爱故里—爱到骨子里 (https://www.igul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