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故里—爱到骨子里

标题: 她和他相差55岁,却都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打印本页]

作者: 爱故里    时间: 2018-5-26 11:25
标题: 她和他相差55岁,却都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她和他相差55岁,却都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文 | 书影君
来源:书影斑斓(sybl-1975)

(, 下载次数: 38)
(, 下载次数: 37)

一位88岁的老奶奶,一位33岁的小伙子。

一个头顶着染成双色的蘑菇发型,一个礼帽墨镜不离身。

(, 下载次数: 43)

两个人开着一辆装扮成照相机模样的房车,成天晃荡在法国各地的乡村、工矿、码头。

(, 下载次数: 43)

只做一件事:为别人照相。
然后,将打印好的巨幅照片,贴在当地建筑的外墙之上。

(, 下载次数: 45)

然后,就走了。
也不管贴在墙上的那些照片,可以保留多久。

(, 下载次数: 40)

这俩人每天在干啥?好无聊的样子。
关键还有一群更无聊的人,把这两个人的行程都拍摄成了纪录片。

(, 下载次数: 52)
这就是2017年上映的法国纪录片《脸庞,村庄》,豆瓣评分9.1分。


01

说起这个老奶奶和小伙子,两个人都很有来头。

小伙子名叫JR,是法国著名的街头艺术家。

(, 下载次数: 49)
本片导演兼主演:阿涅斯·瓦尔达与JR

他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是为他在世界各地遇到的任何人(主要是社会底层人群)拍照。

然后用特制的照相汽车,打印成巨幅照片,张贴在任何合适的建筑物之上。

(, 下载次数: 46)
JR作品《面对面》耶路撒冷 2007

这位老奶奶来头就更大了。

她叫阿涅斯·瓦尔达,是法国著名导演,被称为“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祖母”。

她与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导演戈达尔是好朋友。

(, 下载次数: 33)
她拍摄的影片曾获得过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以及奥斯卡的荣誉奖。

原来是两位艺术家。


02

JR的艺术创作足迹遍布全世界,目光关注平凡弱势的社会群体。

他拍摄过古巴的贫民、非洲的难民、中国的平民。

(, 下载次数: 43)
JR作品《妇女是贫民区的英雄》巴西里约热内卢2008


他曾邀请了超过 500 位来自各个阶层的法国居民拍摄。

(, 下载次数: 42)
JR在法国先贤祠中的装置作品


他们的巨幅头像被排列在一起,出现在法国先贤祠充满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地板以及天花板上。

JR于在2011年来到中国,当时在上海举办了名为“城市的褶皱”的个展。

(, 下载次数: 42)
JR的作品《城市的褶皱》上海 2011


他将普通上海老年人的巨幅照片,张贴于上海具有代表性的、或已残破待被拆迁的建筑外墙上。

以提示人们在快速发展的都市中关注老年群体的生活现状、所思所想。

瓦尔达一头染成白棕双色的蘑菇头发型,JR戴着那副永远不摘下来的墨镜。

艺术家就是这么怪咖有个性!

(, 下载次数: 41)
这部纪录片,就是这两个年龄相差半个世纪的人,彼此的有趣灵魂碰撞产生的结果。


03

他们去了已经被废弃的煤矿小镇。

与当年的矿工聊天,听他们的故事,并拜访了最后一位居住在废弃矿工宿舍的大妈尼娜。

(, 下载次数: 41)
(, 下载次数: 51)
大妈尼娜与她的照片

然后,他俩把当年矿工以及大妈尼娜的巨幅照片,张贴在废弃的宿舍外墙上。

看到照片后,老矿工们很激动,因为这勾起了他们对于往昔岁月的追忆。


而当尼娜走出家门,扭头看到自己巨大的容貌,出现在这个有太多故事的小屋外墙时,情感复杂、掩面而泣。


04

他们去了诺曼底海滩。

海滩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块,那是当年德国人修建的防御工事的残迹。

(, 下载次数: 42)
巨石上的人像

瓦尔达将自己当年拍摄的已故法国著名摄影师、也是她的好朋友居伊·伯丁的相片,张贴在了这块巨大的石头上。

她对效果很满意,觉得居伊·伯丁仿佛睡在摇篮里一般。

尽管经过一夜的海水涨潮,这幅照片很快消失了,但这就是街头艺术的常态。

(, 下载次数: 39)
街头艺术家的作品,付出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一点也不少,但往往难以保存。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也许,过程比结果重要,表达的思想比实物作品重要,这才是街头艺术的精髓吧?


05

他们到了农场。

发现一家大型农场里羊的羊,都没有角。

农场主回答,因为羊总会争斗打架,如果有角就会弄伤彼此,不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

于是从小就把羊的角全部锯掉了。

(, 下载次数: 37)
而另一家家庭作坊式的农场,只有两个人,养着六十多只羊。

女主人坚持认为羊本来就有角,干嘛要锯掉?

她还坚持不用机器挤奶,而是手工操作。

瓦尔达和LR非常喜欢女主人的态度,于是为她养的一只羊拍摄了照片,张贴在了农场上。

(, 下载次数: 38)
那只羊目光如炬,凝视前方,头上的角傲然而立。


06

他们到了码头。

码头工人都是男性,这里是男人的世界。

(, 下载次数: 42)
瓦尔达偏偏邀请了三位码头工人的妻子,听她们的故事,为她们拍照。

并将她们的巨幅照片张贴在了层层垒砌的集装箱山上。

在这个男性为主导的码头世界,三个女人的形象,巨人一般矗立着。

像宣言,像广告,更像是一块纪念碑。

(, 下载次数: 40)
宣示出一种女性的独立态度。

她们的丈夫走过去,站立在妻子巨幅画像的脚下,一脸快乐!


07

他们拍摄的对象,都是法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有咖啡馆招待、码头工人、农场农民、矿工、邮差,甚至还有流浪者。

(, 下载次数: 33)
一位流浪者在取出他的照片

这些处于底层的小人物,无论在新闻媒体上,还是在上层社会的关注焦点中,都是被忽视的群体。

(, 下载次数: 47)
(, 下载次数: 37)
照片主角是一家咖啡馆的女招待

当他们的形象,被放大数十倍,极具侵略性地矗立在建筑外墙之上时,人们的目光都会被吸引过来。

(, 下载次数: 46)
农场农民与张贴在自家谷仓上的照片合影

人们纷纷在巨幅照片前合影留念,还会将照片上传到网络。

于是,这些小人物都成为了当地的名人。

(, 下载次数: 41)
游客拍摄墙上的巨幅照片

瓦尔达和JR是在用他们的作品,为小人物立传。

以表达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态度:平凡亦可伟大。


08

现代商业社会,犹如一台隆隆巨响的机器。

而身处其中的个体,逐渐被零件化、去个性化,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成为了整体的一部分。

而JR这种看似无用的公共空间艺术,恰是一种向现代商业社会发起的挑战。

(, 下载次数: 38)
一位邮差走过他的巨幅照片

就如同那个坚持不用机器挤奶的女农民。

他将原本已经模糊的微小个体形象,通过极端的方式从物理意义上放大,并向公众展示出来。

促使人们认真并充满尊重地,重新凝视这一个个原本毫无意义的个体,凝视他(她)们的脸庞。

在凝视的过程中,人作为个体的意义被重新发现,形象重新清晰。

(, 下载次数: 49)
(, 下载次数: 43)
一家化工厂的工人群像

而每一个劳动者的自我意识,也被唤醒。

从这个价值来讲,我尊重一切艺术家的创作行为。


09

所谓伟大,人们首先习惯于物理属性的庞大。

比如遍布街头高大的领袖雕像、伟人画像。比如流传于世的世界奇迹建筑,首当其冲的特点就是体积、尺寸巨大。

人们习惯性觉得,首先要大,然后才能伟大。

而形如草芥、命如蝼蚁的小人物,在历史长河中往往微小到如同从未存在过。

(, 下载次数: 47)
当有艺术家将这种地位的渺小与外观的庞大奇妙地组合在一起时,便有了颠覆人们认知的魔幻效果。

当你凝视他时,才能意识到他的存在。视觉的刺激,有时候胜过千言万语的理论。

原来,小人物也可以变得很大。

(, 下载次数: 40)
祖父母的合影被张贴在祖宅之上

原来,小人物在变得很大时,也会显得很伟大。

这种解构权威的调调,倒真有“新浪潮”的范儿!


10

我们习惯于实用主义,凡事都要讲究一个意义和用处。

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有趣的灵魂。

他们做事不问意义,只凭兴趣。

(, 下载次数: 42)
他们关注无用的事、无用的人。

并用艺术家特有的敏锐感觉去接触他(她)们,用艺术家特有的方式将真实的他(她)们展示出来。

(, 下载次数: 41)
瓦尔达与JR对普通人进行拍摄

所谓价值与意义,不依靠外界的评判和认可。

真正的价值,就是每一个普通人本身。因为你存在,所以你就有意义。


11

瓦尔达已经年近90,距离死亡其实已经很近。

影片中,LR询问她是否惧怕死亡。

(, 下载次数: 38)
瓦尔达回答,她已经对死亡思考了很多,这部影片恐怕也是她生命中最后一部。

所以更愿意用镜头去探寻,自己来日无多的生命,以及个体精神存在的价值。

我理解她,生命逝去不可怕,被人遗忘才是最可怕的。

(, 下载次数: 41)
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是对抗死亡,最好的良药。

真希望自己在80岁的时候,还保有对这个世界如孩子般的好奇,以及一个有趣的灵魂。




欢迎光临 爱故里—爱到骨子里 (https://www.igul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