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故里—爱到骨子里
标题:
央台突然传来,震颤国人灵魂
[打印本页]
作者:
爱故里
时间:
2018-10-16 11:01
标题:
央台突然传来,震颤国人灵魂
央台突然传来,震颤国人灵魂
转载自北洋之家 ID:bypm2016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在央视最新一期《朗读者》节目
最后短短17分钟里,
一位96岁的老军医,
不仅让董卿泪如雨下,
更让人看哭了三次!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这段只有17分钟的视频,
能治病救人,更足以震颤国人灵魂!!
这名老军医叫吴孟超,
一个极其普通的名字,
普通到我们从未听说过,
但又是一个需要我们必须记住的名字,
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
他有一双神奇的手,
由于拿了70年的手术刀,
这双手已经严重变形……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他还有一双特殊的脚,
由于手术长时间站立,
他的脚趾已经不能正常并拢!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也许你根本想不到,
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军医,
不仅是中科院院士,
还是中国当之无愧的肝脏外科之父,
更在2005年从胡锦涛同志手中,
接过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下载次数: 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早已功成名就的吴老,
今年已经96岁了,
他从没有摆过院士的谱,
更没有一丁点儿专家的架子,
始终履行着一个普通外科医生的职责,
直到现在,
老人每周仍坚持做3台大手术!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这张照片是刚下手术台的吴老,
他累得瘫靠在沙发上,
却笑得像个孩子,
无法并拢的脚趾,看着让人心疼!
近70年来,
吴老共施行肝脏手术16000余例,
早期肝癌病人的术后
五年生存率达到70%以上!
吴老的故事之所以感动人,
绝不仅仅是他医术高超,
更是因为他作为医生的准则和操守!
NO.1
我不过是个吴孟超嘛
荣誉?那算啥!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004年,肝部长了巨型肿瘤的少女王甜甜
引发了各大媒体的报道,
她肝脏的肿瘤比篮球还大,
大到所有人都认为
只有肝移植一条路可以保命!
尽管好心的人们为她凑出了医药费,
但是没有医院敢为她做手术。
这对几乎陷入绝望的母女
去上海找到了当时已经82岁的吴老!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吴老反对肝移植:
这是一个良性肿瘤,
肝脏移植花钱多、还有一生的排异!
我建议尝试手术切除!
甜甜的母亲留着泪回忆说:
当时我横下一条心,
哪怕赌上命也要给女儿做手术!
我连自杀的药都买好了,
手术失败我就一起死!
(, 下载次数: 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甜甜的肿瘤紧紧挨着肝动脉,
手术难度极大,
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大出血
很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就死亡!
很多人劝吴孟超,
别人都不敢切,
你切了,万一出了事,
你一辈子的名誉可就没有了!
吴孟超却只认“人命关天”!
在《朗读者》中,
董卿问了同样的问题,
可爱的他笑着回答:
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嘛,
名誉,那算啥?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进手术室之前,
母亲紧紧抓住甜甜的手不舍得放,
甜甜也哭着说:
这恐怕是今生最后一面了!
吴孟超则弯下腰轻声说:
“不要紧张,你醒来的时候,
我们都在你身边,
甜甜,你一定会好!”
(, 下载次数: 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两天后,甜甜从昏迷中苏醒,
这时她才知道,
82岁的吴爷爷,
整整为她做了10个小时手术
才将那个重达9斤的瘤子切下来。
在《朗读者》中,
甜甜在给吴爷爷写的信中说:
在那么多大医院都不接受我、
切除不了我的肿瘤的时候,
是您不顾众人反对,毅然主刀!
2004年9月24日早上8点到晚上6点,
手术整整十个小时!
(, 下载次数: 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朗读者》节目中,甜甜为吴老朗读!
五年后的2009年,
早已完全康复的甜甜选择在9月24号
这个让她重获新生的日子,
和她心爱的人携手走上了红毯,
成为了新娘!
“谢谢”这两个字,
是吴老最最经常听到的两个字。
在医院门口,
经常有人一见到吴孟超就扑通一声跪下,
递上带来的CT片。
90多岁的吴老就举着CT在太阳底下站着,
一看就是半个多小时,
然后朗声道:
“还有救,来住院吧!”
病人家属无不欣喜若狂,
泪流满面!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有一个细节很令人感动:
吴孟超给病人检查前,
总会先把手搓热。
每次为病人做完检查,
他都帮他们把衣服拉好、把腰带系好。
90多岁的他,
查房时最经常做的一件事是
弯下腰把病人的鞋子
放到最容易穿的地方。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他说:“对医生而言,这仅是举手之劳,
可对病人来讲,
这不光是内心的温暖,
还有康复的信心。”
来找吴老看病的患者,
大多数都患有肝炎,
这是会传染的!
但吴老总是紧紧拉着患者,
轻轻拍他们的手、摸摸他们的头,
甚至用自己的额头
贴着病人的额头试体温。
很多次,吴孟超的手一摸到病人的脑门上,
病人的眼泪“刷”就掉了下来。
“一个人得了肝癌,
整个家庭往往都垮了。
跟病人多说句话,
跟他握握手,就能给他和全家人信心。”
这是吴老查房时被拍到的一幕——
当吴老仔细询问完病人的情况,
准备转身离开时,
患者突然拉住吴老,
轻轻起身,深情地吻了他的手!
(, 下载次数: 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吴老显然对这个
突如其来的吻有些意外,
让人感动的是,这位90多岁的老医生,
转身抱着病人的头,
在患者的脸颊下,
轻轻地回吻了一下!
若不是有着托付生命的感谢和恩情,
怎会让最不善表达的国人
报之以吻?
看到这样的镜头,
小编忍不住泪流满面。
吴老已经不是把病人当朋友了,
而是当做亲人,
至亲的亲人!
(, 下载次数: 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他救治过的病人,
很多成了他一生的朋友。
可很多病人不知道的是,
救了一万多人性命的吴老,
对自己的父母,
有着长达一生的愧疚和遗憾……
NO.2
18岁马来西亚割胶少年
冒着战火回到祖国
(, 下载次数: 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吴孟超的父亲、母亲
1922年,吴孟超出生于
福建省闽清县白樟乡后垄村。
父亲在他三岁时就“下南洋”谋出路去了。
五岁时,母亲才带着他和弟弟
一起来到马来西亚。
父亲非常有经商头脑,
从开荒的苦力到经营福建米线,
攒了一笔钱后又买下一块地
开始种植橡胶林,
懂事的吴孟超很快成为割胶能手。
吴孟超的父亲是个
有远见、有头脑的人,
他非常明白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唯一的方法就是好好读书。
(, 下载次数: 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少年吴孟超
1934年,12岁的吴孟超
在光华学校上了中学,
这所由马来西亚华侨创办的爱国学校。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
老师们在课堂上
讲日军的侵略,
讲国内的抗战,老师们讲得热泪盈眶,
吴孟超和同学们听得义愤填膺、热血沸腾!
(, 下载次数: 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939年,吴孟超即将中学毕业,
他号召同学们一起捐款,
通过爱国人士陈嘉庚把捐款送到延安!
让吴孟超意外和惊喜的是,
他们竟然收到了
收到了毛泽东和朱德的回信。
从那一刻起,
吴孟超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回到祖国,参加抗战!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吴孟超回国时的护照
1940年春天,
18岁的吴孟超终于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他与6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相约去延安:
不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决不回来。
离开马来西亚诗巫时,
父亲和母亲带着他的弟弟们,
都到码头来送行了。
可令吴孟超没想到的是,
与母亲这一别,竟是永诀……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940年,吴孟超回国时光华中学开具的介绍信
经过一个多月的颠沛流离,
吴孟超终于到了昆明。
由于日军和国民党的封锁,
吴孟超不仅去不了延安,
还断了跟家里的联系、断了经济来源!
只能靠自己的打拼求生、求学!
当时的昆明,
几乎聚集了中国所有的名牌大学,
几番思考之后,吴孟超
决定报考同济大学医学院,
学医救国!
(, 下载次数: 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945年,抗战终于胜利,
吴孟超的父亲不远万里
从马来西亚回国寻找儿子。
父亲的态度很明确:
要吴孟超跟他回马来西亚。
一心选择学医的吴孟超
倔强地拒绝了父亲。
父亲几乎是带着绝望离开的,
这一次不愉快的见面,
成了父子俩最后的相见!
送走了父亲,
吴孟超随同济大学一起回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恩师
——从德国留学归来的
著名医学家裘法祖!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吴孟超大学毕业后,
被通知留校做儿科医生。
他强烈地表达自己想去外科的愿望,
医务部主任不耐烦了,说道:
“也不看看你多高,
一米六二的个头儿,
站在手术台上能行吗?”
(, 下载次数: 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就在吴孟超沮丧的时候,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卫生部招聘医生,
主考官郑宝琦看了他的简历,
听了他迫切想当外科医生的愿望,
当场破格录取了他。
吴孟超激动得泪流满面,
他终于成为第二军医大学的医生!
欢迎光临 爱故里—爱到骨子里 (https://www.igul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