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故里—爱到骨子里

标题: 这里是安徽!(一) [打印本页]

作者: 爱故里    时间: 2018-11-5 10:16
标题: 这里是安徽!(一)
这里是安徽!


来源:人民日报

黄山淮河是她的装束
白壁青瓦是她的粉饰
纵览古今,贤良俊才
都在她的滋养下熠熠生辉

(, 下载次数: 48)

一个“徽”字
藏着“山、水、人、文”
寓意深远,底蕴深厚
展示着她优雅的古韵魅力

(, 下载次数: 43)

这里有“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
这里有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
这里是中国南北风物的交汇处
这里,是安徽

(, 下载次数: 44)

徽山皖水 风光秀美
淮河作为安徽的经脉
不仅流淌着她的血液
还滋养着她约一半的土地
两岸一马平川的肥沃田畴
养育了50%以上的皖地百姓

(, 下载次数: 40)

“百八里形胜参差,
欲盖览绮丽春光”
千里江淮,巢湖最美
古称鱼米之乡,今为皖中明珠
不仅在于她辽阔浩大、风景秀丽
更因她物产丰富、文脉深厚

(, 下载次数: 41)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屹立在徽地之上
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美誉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个个称绝,闻名天下

(, 下载次数: 39)

“天柱一峰擎日月,
洞门千仞锁云雷”
天柱山像是皖城的卫士
碧天晴空,坚石青松
万壑之中只见“擎天一柱”
默默守卫着这一片清幽宁静

(, 下载次数: 49)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藏于洞桥茂林之中
与山水之景交相呼应
在此追忆文人墨客
独享难得的闲适豁达

(, 下载次数: 40)

画中有青山,水边筑乡村
高山林,山中茶
低山果,水中鱼
粉墙黛瓦的古村落、古民居
相互映衬,交相辉映

(, 下载次数: 41)

宏村是一幅画
西递是一首诗
红灯笼,青石板
穿梭于阡陌纵横的古巷
就这样跌进满是古意的小镇里

(, 下载次数: 41)

人文之盛 浓墨重彩
安徽地跨长江淮河
南北文化交织于此
孕育了多种方言
徽州十里不同音
斯文雅致,韵味独特

(, 下载次数: 45)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曲调
黄梅戏在这里开花结果
不断吟唱着民风情韵
质朴细致,淳朴流畅

(, 下载次数: 42)

“山岭川谷崎岖间”的地理位置
也培育出无数珍馐美馔
巢湖银鱼、沱湖螃蟹、花亭湖鳙鱼
绿水赋予它们鲜美的滋味

(, 下载次数: 48)

岳西茭白、砀山酥梨、三潭枇杷
青山造就它们醇厚的质感
这是舌尖上的安徽
也是山水间的丰厚情怀

(, 下载次数: 41)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在皖地源远流长
骨子里的文化气息
赋予了文墨更为卓越的品质

(, 下载次数: 45)

茶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特产
黄山毛峰、六安瓜片
太平猴魁、霍山黄芽
沏上一壶好茶
看叶片在水中缓缓舒展
以茶载道,细品人生

(, 下载次数: 50)

人杰地灵 革命圣地
“安徽省”始设于清朝康熙年间
取“安庆”“徽州”各一字
现在的“安徽”之名
已有300多年历史

(, 下载次数: 46)

自古皖地多俊才
淮河流域,阳开阴合
世代延继,英才辈出
出生于安徽的“大家”
层出不穷,群星璀璨

(, 下载次数: 47)

老子、庄子、淮南子等大哲先贤
“外科圣手”华佗、“铁面无私”包拯
“宋画第一人”李公麟
“京剧鼻祖”程长庚……
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谱写着中华民族的辉煌

(, 下载次数: 48)

安徽的红色文化资源禀赋厚重
她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也是皖南新四军军部
她是渡江战役总前委
也是淮海战役主战场
红色安徽,满是名垂青史的篇章

(, 下载次数: 53)

这片红色沃土培育了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
隐秘战线的领导者“红色谍王”李克农
这片红色沃土走出了
六星上将洪学智、“三让”将军徐立清
等130位开国将帅
    为革命输送了无数英雄儿女





欢迎光临 爱故里—爱到骨子里 (https://www.igul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