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投资大师查理·芒格,不得不看《穷查理宝典》,因为他的顶级思想体系和智慧都体现在这本书里了。 《穷查理宝典》是全球投资人必读经典,被誉为“非教条的智慧指南”。 全书收录了查理·芒格的亲笔文章和现场演讲,尽管他已经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但仍然有37万字,沉甸甸的。 不过,我最感兴趣的,最为惊叹的是他把逆向思维运用得炉火纯青。 据查理·芒格说,是逆向思维实现了他卓越的人生——尽管他头脑里拥有至少100多个思维模型,但他说,真正用得比较多的是少数几个。 逆向思维是查理·芒格最喜欢的思维模型之一,全书运用场景随处可见,这正是他独特的、睿智幽默的教诲方式让我们印象深刻,回味无穷,可谓寓教于乐。 让我带领大家领略下大师逆向思维的风采吧。 01 首先,在书名的选择上。 按理查理·芒格如此之富有,书名为《富查理宝典》似乎更贴切一些,毕竟习惯了正向思维的我们,自然更喜欢听他讲如何致富——你我脱贫之后的愿望当然是走向富有。 但是他不是,他严格遵从伟大的代数学家雅可比的指示:“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这是睿智的忠告,恰恰是这种逆向思考方式可以引导我们应对最棘手的生活难题。 富有的前提是少犯决策性错误,避免一些灾难性错误。 因此,书名就是告诉我们,为了不变穷,得避开穷的思想。 02 其次,想要成功,先想想如何犯错或失败。 早年查理·芒格在气象局工作的时候,他一直在思考,是什么样的恶劣天气使得降落伞出事故最多。 按照这个思路,他总结出了如何避开这种天气以增加跳伞的安全性。 这种思考方式让查理·芒格毕业后初次工作小有成就。 某一年,他和巴菲特在购买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之前,依然如此炮制(通过逆向思考):两人一起分析可口可乐可能失败的原因,当他们把这些原因排除后才决定购买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 最后事实证明,这一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可乐公司的股票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03 再其次,要过上幸福的生活,先如何保证自己过上痛苦的生活。 1986年6月,查理·芒格受邀到哈佛学校进行毕业典礼演讲,他开出了保证痛苦生活的药方。 同样反其道而行之。他不是激励毕业生如何走向飞黄腾达的人生或说如何做到像他本人一样,拥有幸福富有成功的人生。 而是,告诉他们应该清楚保证痛苦生活的药方,服用了就能保证过上痛苦的生活。 他的这些药方有趣又有料。 虽然前面小部分借鉴了卡森给的确保痛苦生活的处方(为此他特意提前写信给了卡森——可见查理·芒格个人修养及道德水准之高),但是后面他增加了四味自己开出的药方。 卡森给的确保痛苦生活的处方包括: 1.为了改变心情或者感觉而使用化学物质(比如染上酒瘾) 2. 妒忌; 3. 怨恨。 后面这两剂药,心灵大师李中莹说,在他的研究里,只有“妒忌”和“憎恨”尚未发现有什么正面价值和意义——即不是改变自己的信号(失望可转为接纳)也不是让自己有力量(愤怒可让人有力量感)。 陷入这两种(妒忌、怨恨)情绪中,不但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泥潭中动弹不得,而且还会咬牙切齿地萌生出要摧毁对方的可怕想法——妒忌导致的悲剧挺多的。 约翰逊说,生活本已艰辛得难以下咽,何必再将它塞进怨恨的苦涩果皮里呢。 接下来是,查理·芒格补充痛苦的药方: 第一味药:要反复无常,不要虔诚地做你正在做的事。 生活是一面镜子,就看我们如何对待它。游戏人生,人生将会被游戏。 查理说,养成这个习惯,你们将会永远扮演寓言里那只兔子的角色,只不过跑得比你们快的不再只是一只优秀的乌龟,而是一群又一群平庸的乌龟,甚至还有些拄拐杖的平庸乌龟。 他警告说,如果不服用我开出的第一味药,即使你们最初的条件并不好,你们也可能会难以过上痛苦的日子。 也就是即使起点不高,甚至早年抓了一手烂牌(童年不幸),但是如果不按他说的做,也很难保证过上痛苦的日子——能把牌打好。 查理举了一个例子,他有个患有严重的阅读障碍症的室友,但室友坚持不懈地做到为人可靠,事业上富有成就,家庭幸福美满。 第二味药:尽可能从你们自身的经验获得知识,尽量别从其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广泛地吸取教训,不管他们是古人还是今人。 查理·芒格说,这味药肯定能保证你们过上痛苦的生活,取得二流的成就。 这位行走的书柜给所有人的警告,不广泛学习知识,不去钻研前辈的最好成果,不继续教育,那么就可以顺理成章过上痛苦生活。 科学巨匠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其他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人生来就很难接受与他们过往认知不一致的观念,甚至 “誓死”捍卫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比如,坏脾气就是一种习惯性防卫,特别难改——本质上是认知扭曲)。 伏尔泰说:“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神,但可别告诉我的仆人,免得他半夜偷偷把我宰了。” 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书20年后才发表也是这个原因——一旦草率发表,小命将不保。 因此,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头脑,吸纳前人的知识和经验才能远离痛苦生活。 第三味药:当你们在人生的战场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严重的失败时,就请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吧。 爱迪生经历了很多次失败才发明了电灯。 失败是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下一次再犯同样的错误,不是让我们陷入失败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查理·芒格说,即使是最幸运、最聪明的人,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失败。 对我来说,写了这么久的文章,其实一直保持着失败,从来没有成功过,可能是因为失败的次数还没有达到“许许多多”。 最后一味药:为了让你们过上头脑混乱、痛苦不堪的日子,请忽略小时候人们告诉我的那个乡下人故事。曾经有个乡下人说:“要是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查理·芒格说,大多数人和你们一样,嘲笑这个乡下人的无知,忽略他那朴素的智慧。 这么看来,痛苦和失败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结果。 既然痛苦和失败可以主动选择,那么,可以主动选择“不”——尽管不可避免。 查理说,痛苦不是你的错,但赖在痛苦里不走,一定是你的问题。 04 最后,选择做事时,应不做什么,而不是去做什么。 这是逆向思考得来的减法思维,有违人性中的厌恶损失论。 也就是,我们希望得到更多(多多益善),而不是失去更多或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做更少的事情。 正如查理·芒格说的,一个人从10美元中得到的快乐的分量,并不正好等于失去10美元给他带来的痛苦的分量,也即:失去造成的伤害比得到带来的快乐多得多。 据说这个比例是7:3(快乐:失去),我们的内心才平衡。 运用在投资方面,查理认为,投资的成功不在于抓住多少机会,而在于避免多少错误决策。 他和巴菲特并不是采用分散的投资方式,而是购买少数几家公司股票重仓,然后长期持有,从而获得巨额财富。 他说,只要做好准备,在人生中抓住几个机会,迅速地采取适当的行动,去做简单而合乎逻辑的事情,这辈子的财富就会得到极大的增长。 但这种机会很少,它们通常会落在不断地寻找和等待、充满求知欲望而又热衷于对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作出分析的人头上。 等到机会来临之后,如果获胜的几率极高,那么动用过去的谨慎和耐心得来的资源,重重地押下赌注就可以了。 作家周岭也说,我们一生中,集中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做出有点名堂才算)。大多数人没那么多时间精力做好多件事情,全能全才的人毕竟属于少数。 选择不去做什么,那么剩下的一两件事就可以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把它做好。 比如,我们每天喜欢看八卦、娱乐、新闻等,充当吃瓜群众花掉不少时间,但是这些事跟我们没多大关系,也不会有助于我们成事,白白耗费了宝贵光阴。 但是,我们就是停不下来,总是忍不住偷瞄几眼——普通人确实很难对抗人性中的猎奇心理。 因此,要学会用逆向思维对抗人性的弱点,才能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真正走向成事之路。 ▽ 查理一辈子研究人类灾难性的错误,对于由于人类心理倾向引起的灾难性错误尤其情有独钟。 他说,那些精通代数的人知道,如果问题很难解决,利用反向证明往往就能迎刃而解。生活的情况跟代数一样,逆向思考能够帮助你们解决正面思考无法处理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他特别欣赏他的偶像富兰克林说的这句话:“空袋子很难竖起来。” 特别浅显的道理。 如果想让袋子立起来,那么就给它装满东西吧。 我们的脑袋亦如此,要让脑袋灵光,好用,就给它填充知识吧。 要不然就会应验来自约翰·刘易斯的不朽名言: 没有脑袋,只有一个顶上长着头发的脖子。 书中,查理反复引用这句话:“我的剑传给能挥舞它的人。” 向优秀的人学习,你将是优秀的人,向成功的人学习,你将是成功的人。 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顶级富豪加大师查理·芒格的思想精髓和智慧吧——减少人生痛苦,减少决策错误,或许有朝一日能收获幸福成功的人生。
|